RFID系統及EPC標準架構

點閱:1

並列題名:RFID system and EPC global architecture framework

作者:胡榮勝, 李達生著

出版年:2010

出版社: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出版 國立臺灣大學發行

出版地:臺北市

集叢名:精通系列:1

格式:JPG

頁數:476

ISBN:9789860228120

分類:應用軟體  SDG9 工業化、創新及基礎建設  

附註:附錄:附錄1,中華民國RFID工程師教育認證制度 -- 附錄2,中華民國RFID工程師教育認證考試題庫

馬上看!不用等預約。
借閱說明

內容簡介

教育部推動計畫/國內唯一一本RFID教育認證制度之考試工具書(附題庫)
 
無線射頻辨識技術(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, RFID),又稱之為電子標籤,應用於產業界,已有逐步取代傳統的人工作業流程、有效降低產品供應鏈的管理成本等特點,為物流與運輸產業帶來巨大經濟效益,因此近年來深受各已開發國家矚目,積極投入此一領域之研究以期掌握趨勢與先機。臺大RFID 教育與研發資源中心依教育部指示,為有效厚實國內RFID 技術,並建立一符合本土產業及國際趨勢之專業認證機制,本資源中心除整合國內各校RFID相關課程,爭取產學技術研發及實務訓練合作之外,並著手規劃編撰測驗題庫,推動RFID 教育工程師認證考試,以期提供國內產官學界一個有公信力的RFID 專業工程師之認證機制。
 
有鑑於國際間之專業RFID 工程人員認證機制,要求工程師除須具備工程技術外,更需對設計規範、標準與相關法規有清楚之暸解,是以在規畫本認證制度時,乃採結合法規標準之測驗施行。為求能推廣並落實該制度之實施,臺大RFID資源中心邀集臺北科技大學李達生副教授、GS1 Taiwan 共同合作,撰寫國內第一本RFID教育認證制度之參考工具書,讓RFID使用者或初學者能在這個基礎上充分展現創新應用的能力。
 
國立臺灣大學RFID 教育暨研發實驗資源中心
 
本中心之執行目標為因應RFID普及化之國際潮流,建構硬體設備完善之RFID教育暨研發實驗室,以及培育優秀的RFID研究人才;並藉由引進國外教材及自行研發以開設RFID相關學程,以及透過網路交流平台之機制,推廣教學成果資源,使各校均能同享優秀師資及其授課內容,以培育學生成為具備國際競爭力的RFID技術人才,並建立相關機制積極與國際接軌。主要工作項目包括:建制RFID教育暨研發實驗室、推動及精進產學合作、開發RFID教材、建立網路交流平台、開辦師資培訓與工程師認證等。
 
中華民國商品條碼策進會 EPCglobal Taiwan
 
前身為MIT 麻省理工學院所成立自動識別中心(Auto-ID Center),GS1 Taiwan(中華民國商品條碼策進會)於2004 年10 月正式掛牌成立「EPCglobal Taiwan」,專責在臺灣推動RFID/EPCglobal 標準應用,之後全力配合政府推動RFID 科技產業政策,參與公領域相關計畫,推動企業應用並扮演國際接軌角色,也因此而有機會參與教育部「RFID 科技及應用人才培育先導型計畫」之推動。

作者簡介
 
胡榮勝
 
現任
 
GS1 Taiwan服務處處長
 
經歷
 
經濟部RFID推動小組委員
教育部「RFID科技及應用人才培育先導型計畫」諮詢委員
標檢局「無線射頻識別標準研擬與推動計畫」主持人
 
李達生
 
現任
 
臺北科技大學機電學院副教授
 
經歷
 
MEMSIC Inc. Technical Consultant
行政院同步輻射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
中強光電研發部副理
工研院能資所副研究員暨噪音測試實驗室負責人
 
學歷
 
臺大機械工程研究所博士

  • 推薦序 黃漢邦
  • 推薦序 林啟瑞
  • 推薦序 陳炳煇
  • 作者序 胡榮勝
  • 作者序 李達生
  • 6. 由RFID 系統設計到電子產品碼國際化推動
  • 參考文獻
同書類書籍